別忘「趙錢孫」
周淑媚/91年5月8日
 

  《天龍八部》中,有三個江湖上只知名號不知其姓名的武林高手:趙錢孫、譚公和譚婆。趙錢孫原與師妹小娟同窗共硯,兩心相悅,不料師妹卻移情別戀嫁給譚公,成了譚婆。終身不娶的趙錢孫始終不明白譚公為什麼能獲得小娟的芳心?直到白髮滿頭,齊赴丐幫之約,才恍然大悟:原來他之所以失去小娟,不是什麼重大原因,只不過譚公有一門「挨打不還手」的好處而已。

  趙錢孫追憶昔日情事:「這小師妹脾氣暴躁,愛使小性子,動不動便出手打人,自己無緣無故的挨打,心有不甘,每每因此而起爭吵,一場美滿姻緣,終於無法得諧。這時親眼見到譚公逆來順來、挨打不還手的情景,方始恍然大悟,心下痛悔,悲不自勝。」這個小娟「愛使小性子,動不動便出手打人」,趙錢孫或是不懂女性心理,或是出於意氣之爭而不讓,才與心愛的人失之交臂,誠可謂「此情可待成追憶,只是當時以惘然」。

  趙錢孫自然不是他的真名,他因當年雁門關外一役受到驚嚇,再加上情場失意而致心灰意冷,行事癲狂,不知「我是誰」,亦不願知「我是誰」,只以「趙錢孫李,周吳鄭王,馮陳褚衛,蔣沈韓楊」自稱,簡稱趙錢孫。

  忘了我是誰的趙錢孫,很顯然地在潛意識中忘記自己、失去自己、轉換自己、試圖解離或逃出他自己。當一個人遇到嚴重壓力,卻突然間不認帳,企圖以一個不認同過去我的新我出現,他就可能患上「解離性疾病」。這是一種逃避方式,使患者再也不必對自己的過去負責。

  依趙錢孫的行為判斷,應屬心因性失憶症。原來當年雁門關外血戰,趙錢孫不是受傷,乃是嚇得暈了過去。後來活轉過來,對發生的事件只選擇性地記得一些,選擇性忘掉一些,如他只忘記忍受不了的或深具恐嚇性與打擊性的事物,而行屍走肉至今。至於少年時代同窗共硯的師妹移情別戀,另嫁他人,對他自是另一重大打擊,因此傷心得連姓名也不要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