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亡續絕之功
──側記「2000北京金庸小說國際研討會」二三事
 

  北京聯合大學的張婭婭教授在這一節討論時,代她的幾位學生讀了一封給查先生的信。事緣先前幾位小姑娘送來一束鮮花,又與查先生拍照留念。查先生每人送了一張名片,這在幾位小女生是意想不到的禮遇,覺得很感動,有一位還哭了出來。

  信中說及幾位小姑娘念小學時就開始讀金庸小說,從中學習到中國傳統優良文化,並說畢生都會視查先生為老師。幾位八十年代出生的小朋友,是中國大陸大亂後出生的一代,那是一個信念瀕臨崩潰的年代,由此可見金庸小說於中國傳統文化實有存亡續絕之功。孔子說:「微管仲,吾其披髮左衽矣!」查老師是功同管仲了。

  有一晚大會招待看京戲、吃晚飯,席上聽到張詩人講及以詩贈友的韻事,登時愀然不樂。想當年請教國文老師黎恭棣夫子怎樣學古詩文,夫子吩咐我先讀《古文評註》和《笠翁對韻》,結果買了評註卻找不到對韻,後來不了了之,現在便深悔「選錯了科」。

  以我的情況來說,讀古文實在過多,多到被知交好友「厭棄」的地步,滿腦子不合時宜。或許就是為了這個緣故,百曉生說以為我年過半百,哀哉。到今天不會做詩,只算是還能夠拿起線裝書來翻翻,除了當年黎恭棣夫子吩咐讀《古文評註》之外,當然是因為多讀金庸小說之故。

  查先生其實是讀者的國文老師。

  小讀者恐怕不會對《笠翁對韻》感興趣,那麼由金庸小說中的詩詞入手,就不致於重蹈潘國森「選錯科」的覆轍。不會做詩的男生很吃虧。現在我不度德量力,學人講舊詩詞,不過是野狐禪而已。好在有了吳教授做大靠山,以後請他指正,就不怕教壞後生了。

  但是我卻不願將查先生當作「國文老師」,還是老起臉皮,人前人後說是「查良鏞的朋友」比較划算。^+++^

  也不敢將吳教授當作「國文老師」,因為連百曉生也說怕他。這怕,倒不是因為吳教授「惡」,而是吳教授自己也說一向對學生要求嚴格。所以只盼吳教授閒時來這網頁瀏覽,像批閱聯考試卷那樣尋瑕指疵便是。最好不要那麼嚴格。^+++^

(潘按:^+++^是網友教的「奸笑」符號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