助酒一曲《善哉行》
 

  苗若蘭輕抒素腕,「仙翁、仙翁」的調了幾聲,彈將起來,隨即撫琴低唱:「來日大難,口燥舌乾。今日相樂,皆當喜歡。經歷名山,芝草翻翻。仙人王喬,奉藥一丸。」唱到這裡,琴聲未歇,歌辭已終。
  胡斐少年時多歷苦難,專心練武,二十餘歲後頗曾讀書,聽得懂她唱的是一曲「善哉行」,那是古時宴會中主客贈答的歌辭,自漢魏以來,少有人奏,不意今日上山報仇,卻遇上這件饒有古風之事。她唱的八句歌中,前四句勸客盡歡飲酒,後四句頌客長壽。適才胡斐含藥解毒,歌中正好說到靈芝仙藥,那又有雙關之意了。
  他輕輕拍擊桌子,吟道:「自惜袖短,內手知寒。慚無靈輒,以報趙宣。」意思說主人慇勤相待,自慚沒什麼好東西相報。
  苗若蘭聽他也以「善哉行」中的歌辭相答,心下甚喜,暗道:「此人文武雙全,我爹爹知道胡伯伯有此後人,必定歡喜。」當下唱道:「月沒參橫,北斗闌干。親交在門,飢不及餐。」意思說時候雖晚,但客人光臨,高興得飯也來不及吃。
  胡斐接著吟道:「歡日尚少,戚日苦多,以何忘憂?彈箏酒歌。淮南八公,要道不煩,參駕六龍,遊戲雲端。」最後四句是祝頌主人成仙長壽,與主人首先所唱之辭相應答。
  胡斐唱罷,舉杯飲盡,拱手而立。苗若蘭劃絃而止,站了起來。兩人相對行禮。

  二人答唱的一曲《善哉行》,《宋書.樂志》有載,題為《來日.善哉行》,共分六解:

  來日大難,口燥脣乾。今日相樂,皆當喜歡。﹙一解﹚
  經歷名山,芝草翻翻。仙人王喬,奉藥一丸。﹙二解﹚
  自惜袖短,內手知寒。慚無靈輒,以報趙宣。﹙三解﹚
  月沒參橫,北斗闌干。親交在門,饑不及餐。﹙四解﹚
  歡日尚少,戚日苦多。以何忘憂,彈箏酒歌。﹙五解﹚
  淮南八公,要道不煩。參駕六龍,游戲雲端。﹙六解﹚

  《善哉行》是樂府詩歌,樂譜已佚,《宋書.樂志》收錄了許多漢魏以來的樂府詩,《宋書》是二十四史之一,為南朝沈約所著,說的當然是劉宋而不是趙宋,近年常有人胡說八道,誤把馮京作馬涼,以為《宋書》講的是趙宋,那是將《宋書》和《宋史》混淆了。這《善哉行》曹操一家人都有作過,每解四句,每句四或五字,可以有許多解。或云此歌是曹植所作,還比《宋書》所載多了兩句在最後:「如彼翰鳥,或飛戾天。」
  《雪山飛狐》引的這曲《善哉行》被清人沈德潛(1673-1769)收在《古詩源》,註曰:「此言來者難知,勸人及時行樂也。忽云求仙,忽云報恩,忽云飲酒,而仍終之以游仙,無倫無次,杳渺怳惚。」金庸就將這一曲沈德潛評為「無倫無次」的樂府詩歌分給苗若蘭與胡斐合唱,得頭頭是道,大筆一揮,說成是「宴會中主客贈答的歌辭」,此時的甚有道理。

  《書劍恩仇錄》的讀者當記得這個沈德潛,他就是在杭州點花國狀元一會上,一眼就認出「今上御筆」的「江南老名士」。沈是江蘇長洲人,字確士,號歸愚,官至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。他在乾隆四年(1739)六十七歲才中進士,此事《書劍恩仇錄》中有講及。這次點花國狀元,事在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老名士年方八十有七,真是老當益壯了。苗胡對唱這曲《善哉行》的時候,已是乾隆四十五年,江南老名士去世已久。

  曲詞之中有幾處要解釋一下。

  王喬是東漢初人,《後漢書.方術列傳》有提及他的故事,這個王喬在光武帝時任葉縣令(屬南陽郡,在今河南省),他擁有「私家飛機」,能夠驅使雙鳧,每處到「政府總部」都不必用車駕,後來又預知死期。傳中說這個王縣令可能就是古仙人王子喬。
  說到王子喬,不能不談談《古詩十九首》中第十五首的〈生年不滿百〉:

  生年不滿百,常懷千歲憂。晝短苦夜長,何不秉燭遊。為樂當及時,何能待來茲。愚者愛惜費,但為後古嗤。仙人王子喬,難可與等期。

  趙宣子就是春秋時晉國的大臣趙盾,這第三解是用他與靈輒(人名)的典,沈德潛註明當中的「內」應讀作「納」,漢字發展的規律是由簡而繁。古代一字通用,後世常有派生出新字以分別不同的用法。

  晉靈公多次要殺害趙盾,每一次趙盾都逢凶化吉。其中一次靈輒是伏擊趙盾的殺手之一,因為先前趙盾有恩於靈輒,所以臨陣靈輒吃裡扒外,保護趙盾周全。事見《春秋.左傳.宣公二年》的〈趙盾弒其君夷皋〉(魯宣公二年即前607),後來趙盾負上了弒君的罪名,是因為他逃亡之後,同屬趙家的趙穿殺了晉靈公(夷皋),趙盾回國之後卻沒有治趙穿的罪。

  以酒解憂,曹操的《短歌行》有講:

  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!譬如朝露,去日苦多。﹙一解﹚
  慨當以慷,憂思難忘。以何解愁,唯有「杜康」。﹙二解﹚
  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但為君故,沈吟至今。﹙三解﹚
  明明如月,何時可掇。憂從中來,不可斷絕。﹙四解﹚
  呦呦鹿鳴,食野之苹。我有嘉賓,鼓瑟吹笙。﹙五解﹚
  山不厭高,水不厭深。周公吐哺,天下歸心。﹙六解﹚

  杜康是上古造酒之人。

  淮南八公是漢武帝時淮南王劉安的幕客,劉安是武帝的叔父輩,在元狩元年(前122)謀反失敗,自剄而死。劉安有反意,遂養士數千,當中高才者八人,號稱八公。

  參駕六龍當然是用《易傳.乾文言》的典:「時乘六龍以御天。」這一式「時乘六龍」讀者也不陌生,是降龍十八掌其中一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