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ahouse_title.gif (5591 bytes)品味金庸,了解占星

(出自《星占金庸》之「王中和序」)文/王中和

[江湖異人韋小寶]  [華山五絕]


我們知道,地球上許多地方每年的氣候變化大致相同,於是形成固定的生命循環。這個循環 (以北半球地區為例) 大約在12月21日的「冬至」開始,此時夜最長而日最短;然後按著日漸延長而夜漸縮短的節奏,直到3月21日的「春分」點,晝夜恰好等長。從「冬至」到「春分」的這個季節裡,只有特定的植物能夠生長,動物有的為了抵禦寒冷長出厚毛,有的則進入冬眠狀態。而隨著春天的到來,白晝逐漸拉長,萬物開始繁衍。等到6月21日的「夏至」,出現最長的白晝和最短的黑夜,各類生物在炎熱的夏天裡達到生命力最活躍的高峰。到了「秋分」9月23日,日夜又再度等長,這時就是收割的秋季了。最後,白晝又會開始縮短,太陽不再長時間高掛天空,世界準備再次迎接寒冬。這春夏秋冬四個時序中的「二分二至」點,便是時序影響性格分類的四個關鍵點。

「春分」、「夏至」、「秋分」、「冬至」這四個時序點,分別代表「新生的交界」、「神奇的交界」、「美善的交界」和「先知的交界」。再細分之,「春分」代表「白羊」,「穀雨」代表「金牛」,「小滿」代表「雙子」,「夏至」代表「巨蟹」,「大暑」代表「獅子」,「處暑」代表「處女」,「秋分」代表「天平」,「霜降」代表「天蠍」,「小雪」代表「人馬」,「冬至」代表「魔羯」,「大寒」代表「寶瓶」,「雨水」代表「雙魚」,黃道十二星座由此而來。

十二星座可以說是對人格模式的原始分類,藉由每一星座對人格的描述,我們可以了解哪些星座的人特別有某種情緒的過度發揮。但在眾多星座愛好者之外,也有不少懷疑論者提出質問﹕「難道人真的只有十二種分類嗎?大概只有頭腦簡單族才能相信吧?」不錯,現下台灣的星座之說,雖然美其名曰「西洋占星」,但其實是台灣獨特的文化產物;即使是在歐美,也看不到這麼獨特的玩法。星座能夠大量流行,主要是和性格解析扯上了一點關係,當然,它最明顯的漏洞就是只把人分為十二種。但儘管有這麼重大的缺憾,還是造成了一股流行文化,可見現代人心靈之貧乏,以及對心靈探索之迫切需求。

其實,正確的占星術,是包含了太陽係星曜、黃道十二宮、一年四季與人類從生到死的循環。透過「生命的大循環」,辨認出原先在天上星群中 (星座便是從中衍生出來的) 環繞著太陽和地球所形成的黃道十二宮對人類生命的意義。占星學家以每個星體的特徵做為星座的分類依據 (這裡所說的星體,包括我們已知的九大行星及太陽、月亮) ,並由天體星群的名稱衍生出和星座相關的象徵。從這些推論中,我們可以看出屬於黃道十二宮的星座特性,當然也同時點出了在這十二個星座出生者的性格。

我們應注意到存在於自然界的週期和事實,也就是某種特定的植物、動物,甚至是形態和觀念,都會在一年中的特殊時期出現。同樣地,對占星家來說,某特定類型的人應該會在某特定時空下出生就不足為奇了──即使是人,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也無法超出自然秩序的範圍。

人類,不管出生於何處,不管生活方式為何,都與生俱有許多集體的或原始的無意識的象徵意象。至於黃道十二宮上的占星學象徵,或許不只是從天體星群的形態而來,可能也是從我們共有的人類集體意識而來。

吳君易老弟研究占星術多年,對西方神秘學體系也有很深的瞭解,屬於少見而力學的新一代占星家。最近寄來《星占金庸》的稿件,我拜讀之後,深感內容豐富而有趣。君易平時致力於佛學和修行體系,因此其解讀金庸,也是在占星術、佛學、神秘學、心理分析和心靈成長的架構下,以深入淺出的筆法,讓我們了解占星術、人類性格和生命趨勢之間的關連性。

用占星術來解釋金庸作品,以金庸作品來認識占星術,既是品味金庸,也同時了解占星,兩者同為國內當前走紅又普及的「顯學」。尤其是現下介紹正統占星的文字都太硬,觀念也無法淺出,所以少有知音;透過解讀金庸來學習占星,也可視為「正統占星簡易入門」,相信必可為讀者帶來更多閱讀的樂趣!


金庸原著 金庸漫畫 原著小百科 金庸茶館叢書